第(3/3)页 “这玉米个头真大,还饱满,能破纪录也是正常。” 阮元武惊叹道。 闻言,江风也有些惊讶。 “破纪录了?” “这我倒是没有想到。” 阮元武又说道: “白糯玉米的亩产1.3吨,也非常好。” “你这种植水平真的厉害。” 江风笑笑,也没有多说。 网友们听到二人的对话。 这几个人就在玉米杆子旁边说话,神色轻松,有一种农业人独有的忙碌和悠闲。 【场主的玉米亩产破纪录了?】 【看他手里那玉米就知道了,一般哪有这么大个的。】 【寻常玉米比矿泉水瓶子小一圈,他种出来的要大一圈,还饱满,亩产肯定高!】 【场主真是不声不响干大事!】 破纪录尚且没什么说的,因为玉米的形状多种多样,要是奔着亩产去,是能产出一些个头大的玉米的。 但是味道、口感、营养就要另说。 阮元武又是说道: “接下来就是看看味道,一般个头大的玉米,口感上会差一点。” “不知道这种玉米怎么样。” “要是口感好,我觉得可以研究改良一下,毕竟,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还是不太够,多一种粮食储备资源会更好。” 阮元武考虑的是玉米发展的大方向,毕竟是公立农研所的教授,所以站得高度更高一些。 民间还有很多私人的粮食研究所,蔬菜研究所,就是卖蔬菜种子和粮食种子的,他们就更考虑经济效益。 “这好办,一会儿拿回去煮几根就好了。” 江风在一旁回应道。 毛登牧场的人在一旁,剥开一个玉米,看到玉米颗粒又大又饱满,好奇道: “这玉米粒这么大,喂了动物能消化吗?” 听到他这么说,江风和阮元武都是有些错愕。 显然,这个人并不懂玉米投喂的技巧。 阮元武解释道:“给动物喂玉米,哪有直接搓下来就喂的。肯定要处理过后,或者粗略粉碎才行。” “所以,玉米的颗粒再大也不影响。” “喂鸡,喂羊,都是粉碎后的。” 闻言,毛登牧场的人才明白过来。 接下来就是尝尝玉米的味道。 江风也不客套,让哈丹回去,把他昨天摘下来的30多根玉米都煮了,拿过来给大家吃。 大家也能趁着这个机会,好好休息一下。 两种玉米都煮了一些。 接着,大家继续在里面往下摘玉米。 阮元武又说道:“这秸秆也能做青储饲料吧,草原种玉米,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留着这秸秆过冬,吃玉米的反而少。” 江风点点头:“肯定要处理,我打算直接卖给草料公司,我这牧场不缺草料,秸秆肯定不如牧草好,我也用不到。” “打算卖了。” 两人闲聊着。 粮食是人生活的基础,对任何一个国家,粮食的储存都非常重要。 玉米就是一种基础的粮食。 不仅可以蒸煮,还能烤着吃,爆玉米花,做甜食,而且可以磨成玉米面,做各种面食。 玉米还特别好储存。 全国各地,到处都有人种玉米。 玉米对农业人来说,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