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要么,人已经被收买。 要么,就是习以为常了。 后者最为可怕。 时明晖想了想:“确实有些地方很奇怪,我每次去到一条名叫“北大街”的大街时,总会有事发生把我叫走。” “北大街?” “对。那条街也就普普通通,可能是我多想了吧。” “既是普普通通,那为何堂兄对这街这般有印象?” “堂妹还记得我说的那个失去了孩子,为此哭瞎了眼睛的妇人吗?” 时君棠想了想:“记得。” “那妇人就住在北大街,她每天都从北大街拄着拐杖出来,从咱们铺子前走过,然后又走向县门,在县门口一坐就是大半天。” 时君棠本想问时明程的事,但这会倒是被这事吸引:“她为何每天要走这一条路?” “听说,她的孩子就是在这条街上弄丢的。当时,她带着孩子去看病,将孩子放在篮子里抓药,也就一会儿工夫,孩子不见了。”时明晖叹了口气,他自个去年刚做了父亲,便听不得这种孩子丢了的事。 “抓药?哪家铺子抓的药?”时君棠问。 这一问,时明晖亦愣了下,因为那条街就只有一家药材铺,还是时家的:“十七年前的铺子,现在也没变吗?” 时君棠看了小枣一眼,小枣领会,很快从内室里翻出一本旧的账本来,这本子里面记载了各铺子的搬迁史,打开查了禹州南明的时家铺子:“大姑娘,南明的时家药材铺没有搬过。” 瞬间安静了下来。 好半天,时明晖道:“难道那妇人的孩子是在咱们药材铺子里丢的吗?” “没实证的事,不可乱说。”时君棠回想了下堂兄刚从南明回来时说起这件事的点滴:“堂兄,你说过,那妇人家以前挺穷的,但这几年家里条件好了,有不少的良田,是吗?” 时明晖点点头:“是啊。可能是上苍也看不下去了吧,就让那户人家发了财。” “上苍要是真看不下去,她的孩子就不会丢。”时君棠觉得这妇人虽可怜,但这事与她想知道的事并没什么关系:“堂兄,你再细想,可见过别的,像是商队之类的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