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整个下午,时君棠都留在府中,与继母和妹妹闲话家常。 听着她们细细诉说云州的近况。 云州的氏族知道她父母的遭遇后,对于她当族长的事反倒没什么议论,都在讲她为父母报仇至孝之举。 时君棠早已料到,不仅云州,京都,她的事会传遍整个大丛。 这一步棋,她走得险,却也走得值。 “对了,我交给你的几个庄子,你打理得可还顺手?”时君棠看着剥着橘子的妹妹,女子在闺中时皆要学着打理家中庶务以便以后执掌后宅,君兰从小并没有被教过,加上性子软弱,她便把东郊两个盈利不错的庄子交给了她学习。 “长姐所说的春耕秋收、佃户安排、账目核算这些,我都熟悉了。”时君兰道。 时君棠点点头:“那我考考你,你可知一个庄子每日进项几何?出项又有多少?” 时君兰一一说来。 “每个出项中,长工工钱每日几钱?牲口饲料多少?杂项开支又得多少?农忙时节,身为东家,又该如何调配人力?” 时君兰微微怔住,纤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:“这些还不曾细看......“ 时君棠温柔笑笑:“管家理事,不仅要知大概,更要明细节。譬如这米价,上个月和这个月又不同了,仅仅是这一点不同,你可知庄子每个月要多支出多少银两?看懂了这些细微之处,你便会注意到是南粮北运耽搁了些时日,也会注意到一些民生细节。” “长姐,我明日开始便好好看看这些细账。” “不着急,待闲暇时,我教你如何从数字里看出门道。” 齐氏在旁听着,心中既欣慰又惭愧,这些事本该是做母亲的教女儿的,可她出身又不好,实在没多少东西能教女儿,幸好有棠儿。 “长姐,我是不是很笨啊?”时君兰很怕让长姐失望。 时君棠莞尔:“你才一岁,一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啊。” “啊?我都十六岁了,哪里一岁。” “你身子是十六岁了,可你今年才开始打理这些庄务,不是一岁是几岁?”时君棠打趣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