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:机会来了!-《做医生,没必要太正常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陈恭说来也生气。
    毕竟,被人针对的感觉,是真的不太舒服。
    原本这个课题很大,而且前期付出了太多的努力。
    这是他成为医师协会会长以后头一个课题,所以陈恭很用心,甚至邀请了省内不少专家加入其中。
    原本他的目的就是申请一个大课题,给山河省的手外科专家尽可能的都分享一些子课题去做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等课题结束之后,对于整体的提升,都是有着无比珍贵的经验的。
    课题的涵盖范围广,设计知识点多,牵扯人数也很广。
    这一次的课题计划书上,就连秦学海都只能拍在第六,可想而知,整个课题的框架有多大!
    甚至,陈恭在课题尚未开展之前,就已经在急救中心医院和山河医科大两边拿到了不少赞助。
    这一次的课题,陈恭可算是信心满满。
    甚至计划作为他成为会长以后的首次战斗。
    可谁曾想?
    一个月都过去了,上面的审核至今没有通过。
    好不容易初步审核通过。
    结果在专家评审的时候,被卡住了。
    陈恭找人之后,获得消息,说是许墨山使用了他的一票否决权。
    否决了陈恭的课题价值和影响力。
    一个课题,特别是陈恭这种经费可能达到上亿的课题,想要通过,的确是需要做好多次修改和审核的可能。
    而陈恭作为手外科科研领域的“新人”,这些碰壁的准备他的确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。
    甚至他的团队成员也做好了多次修改的想法。
    可惜!
    对方直接否定了他们的“科研价值”,这就很麻烦了。
    因为课题在专家审核这个流程,主要针对的问题有几个:
    第一:科研价值。
    第二:研究前景。
    第三:未来竞争。
    而许墨山在打回来的消息中,评语直接说陈恭的研究是“多此一举”。
    甚至否定了他的科研价值,认为肌腱的二次修复,属于资源的浪费。
    而且对于传统属实的改良,缺乏未来竞争力。
    甚至在研究前景方面,也是一个未知数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课题打回来之后,即便是想要修改,也无从下手了。
    因为陈恭的这个研究,本来就是想要通过改良传统的肌腱缝合,然后整合现有的科研手段,建立转化医学平台,通过多小组的加入,完善平台资料,建立二次肌腱修复的目的。
    可现在,就连出发点都错了,你怎么修改?
    手外科医师协会一开始并没有专属的办公室。
    作为一个民间学术组织,也不会有官方办公室。
    可是,陈恭的研究,对于山河省这个特殊情况的省份而言,手外科的二次修复意义非凡。
    省里面工会这边,直接特批了一个办公室。
    办公室的地点,就是原先的省作协就职。
    此时的办公室内聚集了一群人。
    大概有二十多人的样子。
    秦学海、常世宏、吴征宇等手外科领域的专家齐聚此地,讨论的就是关于课题的事情。
    整个会议室内,烟雾缭绕。
    不少专家也是头疼的夹着烟屁股,面色凝重。
    何润涛就连会议也没有参加。
    或许他一开始就很清楚,这个课题不会被上面审核通过一样。
    “哼,这许墨山真的太无耻了!”
    “就是,这么大的人了,为老不尊,而且站着茅坑不拉屎!”
    “他哪儿是不拉屎这么简单啊,他甚至不想让别人去上厕所,明明这个课题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,非要卡壳!”
    “这何润涛也不是什么好鸟,作为咱们省内医师协会的副会长,非但不起到正面作用,反而吃里扒外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专家们是义愤填膺,差点指着许墨山的鼻子直接骂娘了。
    要不是九年义务最起初的涵养还在,真的早就脏话连篇了。
    秦学海叹了口气,皱眉问了句:“吴主任,你这边情况怎么样了?”
    吴征宇叹了口气:“我那表哥的确是在国自然,而且也的确是分管领导,负责课题审核。”
    “可是,许墨山的影响力太大了。”
    “而且现在还是国内手外科发展委员会的主任委员,他本身的话语权很大,兼顾着国际发展委员会顾问的职位。”
    “所以说,上面对于许墨山的意见十分看重。”
    “我估计有点困难啊!”
    “他这边不松口,我们根本绕不过去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大家都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    常世宏是个直性子,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句:“那绕不过他许墨山,还申请不了课题了?”
    这时候,林占海却忽然说道:“倒也不是。”
    “主要原因是因为咱们课题太大了!”
    “一亿的经费,对于国家而言,不算什么。”
    “但是,你们对于国自然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。”
    “我说一下,首先,每年国家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。不可能把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一个领域。”
    “手外科作为一个相对于小的品类,国家不可能给足够的资金支持,而且这几年的经费也紧张。”
    “一个亿的科研经费,说实话,手外科支持不了几个课题。”
    “许墨山不可能看着这么多经费给了咱们,到时候,他申请的课题,经费怎么办?”
    “这是其一!”
    “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课题审核流程。”
    “一般大型课题,超过了千万级别,都需要有专门的专家评审去严格审核。”
    “这是基本流程,只要有这一步,就绕不过许墨山。”
    “所以呢……”
    “我这里,倒是有个办法,就是比较麻烦,大家要不要听听?”
    林占海毕竟是大城市来的,人家在魔都市六院,而且混成了全国的副会长,眼界和渠道,远非他们这些本土的“土老帽”可以比较的。
    听见林占海的话,大家都侧目看了过去。
    陈恭也是好奇问了句:“林主任,什么办法?”
    林占海笑了笑:“其实,这个办法,我用过,效果还不错。”
    “就是太麻烦了。”
    “就是化整为零。”
    “我们的课题申请的是重大课题,经费1个亿,这个东西,很难!”
    “我们可以把一个亿的课题,分成十个小课题去做,每个课题一千万。”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就可以绕过许墨山,如果课题的确是有含金量,通过的可能性很大。”
    听见林占海的话,现场众人纷纷眼睛一亮。
    “这个办法不错哦!”
    “是啊,有道理!”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说不定就能绕过去了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课题小巧了,也容易修正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陈恭听见之后,却摇了摇头说道:“不行!”
    “第一,想要分出十个课题不难,但是如此一来,课题缺乏了整体效果,科研价值会大打折扣。”
    “还有就是……”
    “伱们等我一下,我打个电话问一问!”
    陈恭说完,这才拨通了马彦夫的电话。
    目前陈恭能想到的,在全国科研领域有话语权,而且……自己能说得上话的人,的确不多。
    马彦夫就是其中一个!
    马老爷子的实力和话语权,陈恭是感受过的。
    上几次课题的获奖,就是马老爷子一句话安排的事情。
    就连获奖都能干预,一个课题,马彦夫应该不会拒绝自己吧?
    想到这里,陈恭这才拨通了马彦夫的电话,把自己的问题说了一番。
    马彦夫听完之后,笑着问了句:“那你觉得,我应该怎么做?”
    陈恭顿时愣住了,对着电话,他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。
    “我需要一个公平的答案!”
    马彦夫再次笑了起来,对着陈恭说了句:“其实,你低估了许墨山的影响力,也高估了我的影响力。”
    “在手外科,许墨山经营了太多年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