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议和议和议和,你们一天到晚就知道议和! 朕这泱泱大国,难道还要向那些从前扰我边境,杀我百姓,如今更是联手试图侵犯我天盛疆土的小国低头赔罪吗!” “议和?怎么议?是割地还是赔款?又或者是和亲?” 重重的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,宣武帝都恨不得直接把手指戳到那些人脸上去了: “和亲又让谁去和?你们吗!” “陛下息怒!臣等并无此意!” 那些嚷嚷着要议和的官员们还不死心: “臣的意思是,七国开战之事本就是个误会,若能派使臣过去解释清楚……” “使臣?” 宣武帝讥讽地扯了下嘴角: “那依爱卿之见,谁来做这个使臣最合适?” “这……”自然是太女殿下了。 毕竟最早提出要对倭国开战的就是太女殿下,后来在除夕宫宴上大放厥词引得各国使臣心惊不已的也是太女殿下。 最重要的是,如今太女殿下就在邕州, 她出面,从各方各面来看,都极为合适。 唯一不合适的就是……他们不敢说。 毕竟这对太女殿个人下来说,百害而无一利。 陛下这般看重太女殿下,他们若是说了,只怕会引得陛下震怒。 吵吵闹闹的朝堂,此时终于有了片刻的寂静。 那几个极力主张议和的官员脑子还在飞快地转动着,正思索着该如何委婉开口之际, 带着八百里加急战报的驿使,恰在此时跑进了宣政殿内—— “报!邕州大捷!安南王递上降书,愿归降天盛!” 什么?! 不是休战,不是议和,而是直接归降!! 难怪中间多花了这么些天! 满朝惊愕,柳相迅速反应过来,连忙恭喜宣武帝: 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,天盛版图,又往南扩了一大步啊!” “哈哈哈朕就知道,朕的太女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必然非同凡响!” 方才因为那些个嚷嚷着要议和的臣子们憋的一肚子气,这会儿是一扫而空了。 宣武帝居高临下地望着那几个面色难看的大臣,冷笑一声: 第(2/3)页